位置:首页 > 品牌 > 百灵威科技 >

Imatinib

伊马替尼

品牌
J&K
CAS
152459-95-5
货号
993508
规格纯度
98%, 一种口服生物可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可选择性抑制 BCR/ABL, v-Abl, PDGFR, c-kit激酶活性
参考价格
238 *本价格含增值税费
促销
数量
-+
产品介绍:

基本信息

分子式C29H31N7O
分子量493.61

产品描述

Imatinib (STI571)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v-Abl、c-Kit和PDGFR的IC50分别为0.6,0.1和0.1 μM。

靶点(IC50 & Targe)

c-Kit,100 nM (cell free)

PDGFR,100 nM (cell free)

v-Abl,600nM

体外研究

体外抑制一组酪氨酸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实验,说明Imatinib有效抑制v-Abl 酪氨酸激酶和PDGFR,IC50 分别为 0.6 和 0.1 μM。[1]Imatinib抑制 野生型 c-kit激酶活性的SLF依赖性激活,IC50约为0.1 μM, 与抑制PDGFR所需的浓度相似。[2] Imatinib 抑制人类支气管类癌细胞NCI-H727和胰腺类癌细胞 BON-1生长,IC50分别为 32.4 和 32.8 μM。[3] 最新研究显示Imatinib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过下调hERG1 K(+)通道,具有恢复其抗白血病效果的潜力,而hERG1 K(+) 通道在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且易引发白血病。[4]

体内研究

Imatinib作用于三种从新鲜人类小细胞肺癌衍生的移植瘤,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效果,抑制SCLC6, SCLC61和 SCLC108 肿瘤生长分别达80%, 40% 和78%,而对SCLC74 生长没有明显抑制效果。[5] Imatinib 处理高脂肪饲喂的ApoE(-/-)小鼠, 显著降低高脂肪诱导的脂质染色区,按10,20和 40 mg/kg剂量饲喂,与未经高脂肪饮食处理的对照组相比,脂质染色区分别降低 30%, 27% 和 35%,且抑制颈动脉脂质堆积。[6]

激酶实验

PDGF 受体激酶活性 :

从BALB/c 3T3 细胞抽提物中使用兔抗血清免疫沉淀PDGF受体,然后小鼠PDGF受体置于冰上2小时。使用蛋白A-琼脂糖磁珠,用于收集抗原-抗体复合体。使用TNET (50 mM Tris, pH 7.5, 140 mM NaCl, 5 mM EDTA, 1% Triton X-100)冲洗免疫沉淀反应两次,,使用TNE (50 mM Tris, pH 7.5, 140 mM EDTA)冲洗一次,再使用激酶 buffer (20 mM Tris, pH 7.5,10 mM MgCl2)冲洗一次。在 4oC下使用PDGF(50 ng/mL)刺激10分钟,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不同浓度Imatinib。与10 μCi [7-33P]-ATP及l μM ATP 在4oC下温育10分钟,然后测定PDGF受体激酶活性。通过 SDS-PAGE 在7.5% 凝胶上分离免疫复合物。

细胞实验

Cell lines: BON-1 和 NCI-H727 细胞

Concentrations: 0 到 100 μM

Incubation Time: 48 小时

Method:BON-1 细胞和 NCI-H727 细胞按一式三份接种在平底96孔板上,分别在补充10%胎牛血清的 DMEM 或 RPMI 1640 完全培养基中粘附过夜,更换培养基为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 或含连续稀释Imatinib的无血清培养基。48小时后 (对照组细胞不汇合),通过MTT实验测定代谢活性细胞数,使用Packard Spectra 酶标仪在540 nm处测定吸光值。按如下公式计算抑制生长率: 抑制率=(1 − a / b) × 100%, a 和 b 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吸光值。

(Only for Reference)

动物实验

Animal Models: SCLC6, SCLC61, SCLC 74 和SCLC108小细胞注射进 Swiss小鼠 (nu/nu,雌性)

Formulation: Imatinib 在水中稀释

Dosages: 70 或 100 mg/kg

Administration: 腹腔注射

(Only for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 Buchdunger E,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5, 92(7), 2558–2562.

[2] Heinrich MC, et al. Blood. 2000, 96(3), 925-932.

[3] Yao JC,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7, 13(1), 234-240.

[4] Zheng F, et al. Med Oncol, 2012, 29(3), 2127-2135.

[5] Decaudin D, et al. Int J Cancer. 2005, 113(5), 849-856.

[6] Ballinger ML, et al. J Cell Mol Med. 2010,14(6B), 1408-1418.

安全信息

防范说明P262

百灵威科技

推荐产品
| 首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24 粤ICP备081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