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品牌 > 百灵威科技 >

PAC-1

4-(苯基甲基)-1-哌嗪乙酸 2-[[2-羟基-3-(2-烯丙-1-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品牌
J&K
CAS
315183-21-2
货号
800762
规格纯度
98%, 一种酶原-3 激活剂
参考价格
369 *本价格含增值税费
促销
数量
-+
产品介绍:

基本信息

分子式C23H28N4O2
分子量392.49
存储条件Freezer -20℃

产品描述

PAC-1是一种有效的procaspase-3(酶原-3)激活剂,EC50为0.22 μM,是第一个已知的直接激活酶原e-3为caspase-3的小分子。

靶点(IC50 & Targe)

Procaspase-3,0.22μM(EC50)

体外研究

PAC-1 激活procaspase-3,产生caspase-3,EC50为 0.22 μM, 且激活procaspase-7,EC50为 4.5 μM。癌细胞系中增高的caspase 3水平使 PAC-1 选择性诱导凋亡,按与procaspase-3 浓度成比例的方式,IC50为作用于NCI-H226 细胞的 0.35 μM 到作用于UACC-62细胞的~3.5 μM。PAC-1作用于原发性癌细胞,诱导凋亡, IC50为 3 nM 到 1.41 μM, 更有效作用于邻近的非癌细胞,IC50 为5.02 μM 到9.98 μM, 与不同的procaspase-3浓度直接相关。[1] PAC-1 通过螯合锌离子而激活procaspase-3,因此缓解锌-介导的抑制,且使procaspase-3 激活自身变为caspase-3。[2] PAC-1 作用于 Bax/Bak 双基因敲除细胞和,及 Bcl-2 和 Bcl-xL-过表达细胞,诱导细胞死亡。PAC-1 按caspase-3 非依赖性方式诱导细胞色素 c 释放,随后触发下游caspase-3激活和细胞死亡。PAC-1 作用于Apaf-1基因敲除细胞,不会诱导细胞凋亡和caspase-3 激活,说明通过PAC-1介导的细胞死亡形成凋亡体,对激活caspase-3是必不可少的。[3]

体内研究

PAC-1 按 5 mg的稳定释放低剂量处理小鼠,显著抑制ACHN肾移植瘤生长。PAC-1 按50或 100 mg/kg剂量口服处理,显著阻碍NCI-H226肺癌移植瘤生长,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且显著阻止癌细胞浸润肺组织。PAC-1 体内抗肿瘤效果归因于激活procaspase-3 和随后诱导凋亡,与体外活性一致。[1]

激酶实验

体外procaspase-3 激活实验:

表达Procaspase-3,然后在大肠杆菌中纯化。不同浓度 PAC-1 加到96孔板中,孔中为含 90 μL 50 ng/mL procaspase-3 的 caspase 实验 buffer,实验板在37oC下温育12小时。Caspase 实验buffer中的10 μL 2 mM caspase-3 肽底物乙酰 Asp-Glu-Val-Asp-p-nitroanilide (Ac-DEVD-pNa)溶液加到每孔中。实验板在 Spectra Max Plus 384孔酶标仪上405 nm 处每两分钟读数一次,持续2小时。测定每孔的直线部分斜率,且计算对照组激活的相对增高量。

细胞实验

Cell lines: U-937, HL-60, CRL-1872, ACHN, NCI-H226, Hs888Lu, Hs578Bst, MCF-10A, SK-MEL-5, BT-20, MDA-MB-231, UACC-62, SK-N-SH, B16-F10 , Hs 578t, 和 PC-12

Concentrations: 溶于DMSO, 终浓度为~100 μM

Incubation Time: 72 小时

Method: 使用不同浓度PAC-1处理细胞72小时。加入MTS/PMS CellTiter 96细胞增殖检测试剂定量测定细胞死亡。实验板在37oC下温育约1小时(直到形成有色产物), 在 490 nm处测定吸光值。

(Only for Reference)

动物实验

Animal Models: 皮下注射ACHN细胞的卵巢切除的雌性无胸腺BALB/c( nu/nu)裸鼠,皮下注射NCI-H226细胞的胸腺无胸腺 BALB/c裸鼠,静脉注射NCI-H226细胞的雄性无胸腺 BALB/c-/-小鼠。

Formulation: 与胆固醇混合,制成3mm直径20mg(全部重量) 的颗粒,或者溶于 24:1 植物油/DMSO的混合物。

Dosages: ~100 mg/kg

Administration: 颗粒皮下移植或口服处理

(Only for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 Putt KS, et al. Nat Chem Biol, 2006, 2(10), 543-550.

[2] Peterson QP, et al. J Mol Biol, 2009, 388(1), 144-158.

[3] Seervi M, et al. Cell Death Dis, 2011, 2, e207.

安全信息

图形或危害标志
提示语Warning
危险说明H302
H315
H319
H335
H400
防范说明P261
P273
P305
P351
P338
UN号码3077
危险分类9
包装等级III
WGK3
TSCA

百灵威科技

推荐产品
| 首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81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