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字典查询,输入关键词:
-->首页\化工资讯\电解锰出口量增价格下跌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电解锰出口量增价格下跌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2006-05-09 字体:【大】 【中】 【小】

近期我国电解金属锰出口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持续走低,FOB国内主要口岸价格从2005年初的1600美元/吨下降至3月的1080美元,降幅高达32%。随着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盲目扩产,人为造成供求严重失衡。据了解,至2005年底,我国已投产的电解锰企业已达156家,生产能力达111.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6%、20.79%。2006年初,仍有在建企业20家,生产能力19万吨。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60%,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企业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及经营企业数量众多,各自为战成为行业普遍特征。现有156家企业中,5000  吨级以下的企业52家,占企业总数的1/3。由于生产及经营企业数量过多,降价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如在长沙海关区备案的湘西自治州进出口收发货人有55家,其中经营电解金属锰出口的就达41家。

不合理的开采利用锰矿资源,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目前多数矿山的矿石回采率低于60%,低品位矿石大量被抛弃,加上采矿和冶炼环节矿粉资源大量存在的浪费现象。目前,我国年消耗成品锰矿石约600万吨,相当于每年消耗掉一座较具规模的中型矿山,锰矿石供应日趋紧张,正逐步成为制约我国锰工业发展的瓶颈。

人民币汇率升值及退税政策变化对行业发展形成潜在压力。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3%,同年8月又取消了退税政策,这两项政策变化使我国电解锰出口吨成本提高200美元。

环保治理任重道远。由于电解锰生产过程中排出三废量大,治理工作任务繁重,少数企业甚至对三废没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从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对湘、渝、黔3省、市交界的湖南湘西、重庆秀山、贵州铜仁三县电解锰厂进行了强制性环保整治,至今尚未完全经过环保验收,其它未实施整治地区的锰厂存在的问题更多,要使全部企业环保达标,仍需较长的时间。

针对目前这种状况,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综合竞争力,合理开发国内资源,鼓励开发海外资源。

一是引导发展产业集团,鼓励综合利用资源,同时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关部门可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提高产业集团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团升级。同时,鼓励电解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是加强环保执法,淘汰落后能力。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定期公布环保不达标电解锰企业名单,限期坚决进行治理,淘汰落后的锰生产能力。利用国债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的环保、节能改造。

三是整顿锰矿开采秋序,合理开发国内资源。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锰矿业实行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审批制度,对现有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点依法予以关闭。同时,加强对锰资源储量进行动态监测,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后备资源,开发低品位锰矿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是积极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开发海外资源,拓宽利用国外富锰矿资源渠道。目前,国内锰矿资源“贫,细,杂”,平均品位仅22%,难以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工业要求。建议扩大国外富锰矿进口,同时,加强锰矿进口协调和监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降低采购成本,规避市场风险,确保我国锰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

| 首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推广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81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