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字典查询,输入关键词:
-->首页\化工资讯\氯仿反倾销措施效果初显
  
氯仿反倾销措施效果初显

  2004-06-17 字体:【大】 【中】 【小】

商务部今年4月8号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韩国、美国、印度的进口氯仿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从宁波口岸的数据显示,反倾销效果已开始显现。

根据宁波海关统计,5月份宁波口岸氯仿进口量受临时反倾销措施影响迅速下滑,共进口3147吨,价值167.6万美元,比3月份分别下降了46.95%和40.97%。其中一般贸易进口180吨,比3月份下降了93.79%,只占进口总量的5.72%,而加工贸易进口2967吨,占进口总量的94.28%,所占比重急速攀升。

同时进口氯仿平均价格继续上涨,1季度宁波口岸氯仿进口平均价格为452.72美元/吨,同比增长15.84%,而5月份进口平均价格为532.65美元,比3月份的平均价格又上涨了54.02美元/吨,涨幅为11.29%。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为国内氯仿生产企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契机。

据了解,氯仿,又称三氯甲烷,是制造氟里昂22及聚四氟乙烯单体的原料,同时也是优良的有机氯溶剂,在工业和医药业中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中国氯仿主要用于生产HCFC-22(二氟一氯甲烷,F22)作为制冷剂及生产含氟化合物的原料。由于中国禁止F22作为制冷剂比发达国家晚10年,同时中国汽车、家电、电子、化工、建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含氟制冷剂和材料的潜在市场很大。有关专家指出,在未来10年,由于氯仿在制冷剂方面仍有可观的消费需求,同时其作为含氟合成材料的用量也将大幅增长,所以氯仿仍处于有利的发展期,国内企业应把握机会,提高工艺水平,实行规模化生产,尽快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

| 首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推广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25 粤ICP备08119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