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精细化工要求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更要求人才、技术、资金和配套下游产品市场等许多条件,显然它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而相应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的发展必然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我国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在总体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在更多的新领域内,我国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生产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生产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无机盐行业仍以原料、通用型产品为主,行业精细化率仅358左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品种少,总量不足,产品质量差,不能适应国内不同行业发展的要求,是无机盐行业的主要问题。我国大宗、通用无机盐产品产能世界排名均为前两位,而无机精细产品如氯酸钠、气相法白炭黑、4A沸石等仅排名在7-10位,一些无机精细产品的产能甚至还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一些多规格的无机盐产品往往也是通用产品多,专用规格产品少,而且质量普遍与国外有明显差距,没有形成系列化,这也直接影响了下游产品的性能。 我国无机通用与精细产品之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格、品种上尚未形成具有一定梯度的完整工业体系。因此,在总供给方面,我国对国外仍有相当大的依赖度。以国内产能达数百万吨级的碳酸钙为例,目前90%以上的企业仅能生产普通级产品,能够生产活性、专用级产品的企业很少,能够生产超细和超微细(纳米级产品)产品的更少,一些专用级产品如造纸用碳酸钙还大量依靠进口。又如二氧化硅,国内产能在40万t/a以上,但绝大多数为沉淀法生产的普通产品,其中低档产品又占多数,而气相法产品仅数千吨,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每年还要进口相当数量的高档二氧化硅产品。 出口创汇是我国无机盐行业的优势,但多年来一直以原料、通用型产品为主,出口创汇额的增加主要不是靠高新技术产品,而是靠增加出口吨位。发达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的40%以上,而我国仅6%左右,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处于劣势。以上这些足以看出我国无机盐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2.低档产品居多,精细化率低,附加值不高 我国无机精细化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即使在无机精细化工产品中,仍以低档品居多,专用化、功能化、高档产品很少,附加值仍不高。例如硅胶,我国生产的90%以上产品是用于干燥剂和猫砂,而发达国家则有一半以上用于高附加值的微粉、色谱分析硅胶和催化剂的载体等。2001年,我国白炭黑出口量为4.36万t,由于大多为通用型产品,平均单价仅为662.2美元/t;而同期进口白炭黑6.0万t,由于多数为精细品,平均单价高达1898.7美元/t,进口单价比出口高出1236.5美元/t。 3.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受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生产水平普遍较低,迄今仍有一些作坊式生产,某些单元操作、产品后处理等工艺仍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自动化水平低,仅有少数企业的生产实现了DCS控制,相当部分的企业还依靠手工操作。许多高新技术,如超高温技术、超高压技术、超真空技术、超临界技术、超微量技术、失重状态下技术等差距更大,有些还是空白。 4.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从整体上看,我国符合规模经济的无机精细化工企业很少,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的精细化工公司更少,因此在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协调、科研开发调控等方面均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其中最明显的是重复建设,例子比比皆是,结果是生产能力过剩,开工率严重不足,企业竞相压价(包括出口),经济效益下滑。一些中小企业不分析市场及自己的情况,盲目引进技术,生产精细产品,结果装置投产,产品却找不到销路,大量积压,造成浪费。 5.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仪处于初创阶段 我国无机精细化工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未能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机精细化工宏观上还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是:科技资源大多集中在独立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弱,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很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另外国内企业科研开发投入比例太低,同国外形成鲜明的对比。 6.市场开发环节相当薄弱,观念落后 无机精细化工的显著特点是功能性、专用性,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配方性、技术服务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市场开发是发展无机精细化工产品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应用开发、应用技术服务极为薄弱,很少研究下游服务产品的性能、用途及技术进展、应用技术及配方应用技术,不能针对应用技术的变化随时改进自己的产品性能,其结果是生产出的产品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应用技术服务重视不够,没有应用技术服务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无机精细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对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很多产品与国外延伸程度差距很大,制约了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 7.环境污染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的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且厂点分散,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量较大,有的还难于治理。而建设“三废”治理装置需要较大的投人,副产品经济价值又较低,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却很低。因此,许多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政策,更加剧了一些企业对环保问题的漠视。无机盐产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企业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在国内已成为治理的重点,今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8.遭遇严重的倾销与反倾销 我国在全部反倾销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和最终裁定倾销的比例均居世界第一位。反倾销案共涉及到十几个行业的4000多种产品,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其中,化工、冶金、五矿、纺织等成为遭受反倾销的主要门类,而无机盐产品又是化工类中遭受反倾销的主要行业,先后有:过硫酸盐、氧化锌、金属镁、磷酸、三聚磷酸钠、焦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高锰酸钾、碳化硅等10多种产品遭到国外反倾销,导致我国国外市场严重萎缩,国内产业严重受损。 另外,在外国对我国化工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同时,我国也正在遭受国外化工产品越来越严重的倾销行为。其直接后果就是,虽然国内需求连年大幅增长,但国内生产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却增长缓慢,生产能力始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利润急剧下降。以硼酸和氰化钠为例,2001年,我国硼酸出口量仅为1389t,出口价格为502美元/t,而进口量却为41100t,进口产品价格仅为459美元/t;2001年从韩国进口氰化钠11553t,平均价格仅为961.9美元/t,而出口平均单价为1311美元/t,高出进口价349美元/t。外国的倾销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内硼酸和氰化钠的生产。 |